首页 > 信息园地 > 行业新闻

非转大豆危机

2013-11-01 10:20:46  
      新华网哈尔滨10月31日新媒体专电(记者高淑华 管建涛 王春雨)由于“洋大豆”大量进口等原因,我国大豆产业正面临严重危机,黑龙江省九成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亏损停产。据有关专家判断,如果不采取拯救措施,用不了几年我国的非转基因大豆可能消亡。大豆如果完全依赖进口,给我国粮油、饲料、农副产品价格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。

      在农民弃种大豆的同时,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产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。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统计,全省油脂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200吨以上的有88家,年加工产能在1450万吨左右,但目前九成以上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都已停产,实际加工量只有200万吨左右,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已经到了“集体倒闭”的边缘。

     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是我国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,年加工大豆能力500万吨,去年仅加工90多万吨非转基因大豆,亏损近2亿元。集团副总经理杨宝龙说,与加工进口大豆相比,加工一吨国产大豆要增加300元成本。因为收购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存在收储和运输费用高等问题,企业从农民手中收购大豆,仅给大豆称重、化验、倒运这几项,一吨就要增加成本80元,而进口大豆到港后几乎不增加成本,加工国产大豆越多就亏损越多。

       “我们之所以亏损还在收购、加工非转基因大豆,除了保障企业2000多员工的生存外,更重要的是想为保护中国的大豆产业作一点贡献。”杨宝龙说,由于集团在沿海地区建有分公司,每年都是依靠这些分公司加工的转基因大豆盈利,来弥补在黑龙江加工非转基因大豆的亏损。

       哈高科(4.68, -0.05, -1.06%)大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艾涛说,加工非转基因大豆的成本高,但国内对转基因大豆制品标识管理不到位,加之宣传引导不够,消费者对非转基因大豆制品优势认识不足,非转基因大豆的价格优势没体现出来,所以企业加工一吨亏一吨,加工越多亏损越多。

      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潘文华等介绍,沿海大豆加工企业依托口岸便利,加工一船进一船,年资金周转率达八次以上,占用流动资金少。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企业一般需一次性储备一个榨期的原料,流动资金每年只能周转两次。

     据有关专家分析,即便同样是加工进口转基因大豆,国内大豆加工企业也有明显劣势。美国贷款年基准利率不到1%,中国贷款年基准利率6%。同样购买1吨大豆,跨国公司财务成本要比中国企业低5%以上,相当于每吨大豆成本低200元以上。换句话说,同样经营进口大豆,跨国公司每1船现货大豆就可以比中国企业多赚1000多万元。

     据统计,2012年我国进口大豆近6000万吨,占国内加工能力的80%左右,而且进口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。

     业内人士分析,由于进口大豆定价权掌握在跨国粮商手中,他们在中国建厂,把中国作为国际贸易利润转换的链条,一旦中国油脂企业被全部挤垮或兼并,跨国粮商将彻底主导中国大豆产业话语权,依靠垄断优势在中国市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。如果任由转基因大豆进口,我国4000万大豆种植者和上百万工人将失业。

     潘文华指出,更主要的是,“当转基因大豆100%地占领了中国市场,我国大豆产业消亡后,进口大豆还会这么便宜吗?”

      事实上,我国大豆产业不仅涉及种植业、加工业,还包括收储、畜牧业、饲料业等行业,在国家食品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。潘文华认为,在国内刚性需求的背景下,如果大豆产业消亡,完全依赖进口大豆,我国粮油、饲料、畜禽、水产养殖业将面临全面威胁,对农副产品价格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。

    暂无文档
    分享到:
暂无评论
①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益择网”或“益择网讯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益择网,转载或摘编请必须注明益择网, http://www.51select.com/ ,用作其他用途请务必联系本网 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或会员自行上传的资料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③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
更多促销产品

更多最新产品

海能TANK微波消...